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沿线探访引江济汉工程 世纪运河进展|图

来源: 江汉商报 2014-03-26

  引江济汉庙湖铁路特大桥首片T梁

  江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血脉。

  2010年3月26日,我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引江济汉工程,在荆州区李埠镇龙洲垸开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补水起点,湖北省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她牵动着所有荆楚儿女的心。

  4年过去,长江与汉江之间将开通一条水运捷径。长江与汉江的联系,因她变得更加紧密;两江四岸的人民,也因她更加血脉相连。

  从今年3月开始,本报3名记者沿引江济汉工程一路踏访,历经荆州、沙洋、潜江等地,目睹热火朝天的工地场景,聆听搬迁户们的家国情怀……

  跨长湖,建水中之渠;越龙洲,取荆江之水。

  67.23公里的距离,不算长,却凝聚了那些决策者运筹帷幄的智慧,建设者呕心沥血的汗水,以及搬迁户“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

  荆州水暖,福泽江汉。

  引江济汉,雄奇瑰丽,气壮山河。令江河握手,平原变奏。荆州儿女在这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谱写出赤诚奉献的华丽篇章。

  治水壮举

  同心共建世纪运河

  一条河流的巨变,即将演绎成人间的胜景;一个巧夺天工的蓝图,显示出荆楚儿女治水的决心。数千年来,依水而兴的文明,犹如一朵朵莲花在历史的长河里,长盛不衰、历久弥香。

  天地英雄气,盈盈一水间,且看今朝引江济汉,荆楚儿女筑起伟大复兴的精神丰碑!

  318国道段渠道建设施工

  引江济汉

  一江春水润心田

  时间回溯到4年前,2010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开工典礼在荆州区李埠镇龙洲垸举行。

  荆楚大地,迎来一次仅次于三峡大坝的治水壮举。

  当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张基尧、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市长王祥喜等领导出席了开工典礼,开工典礼由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主持。

  开工典礼之前,张基尧在王祥喜等领导的陪同下前往江陵,考察了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情况。开工典礼上,他语重心长地说,湖北省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引江济汉工程的全面启动对长江中下游治理开发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他深情寄语,希望施工单位、各职能部门坚决落实“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把引江济汉工程建设成为质量一流、节俭高效、和谐廉洁的工程,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李鸿忠在致辞中说,举世瞩目的引江济汉工程开工,标志着湖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峰,也标志着离“南北双赢、南北两利”的战略目标越来越近。此战略举措将优化湖北水资源格局,形成“临江产业环状经济带”。

  李鸿忠还表示,湖北省将进一步加大兴隆枢纽和引江济汉工程的工作力度,为汉江中下游其它两项治理工程上马作好充分准备。“开工!!!”张基尧说。随后,各级领导前往奠基台,在漫天彩带中,饱含深情地挥下第一锹,上千名当地群众和工程建设者,见证了我国现代最长人工运河开工的历史性时刻。

 

  重型车辆川流不息

  南水北调

  汉江渴望长江水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主席说。

  毛主席的预言,在湖北大地得到了证实,“南水北调”的设想在湖北丹江口水库开始延伸。

  南水北调是我国为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总体布局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解决东荆河灌区的灌溉水源,其自身还兼有航运、泄洪和旅游等功能,并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修复和改善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引江济汉工程是我国首次人工连通长江和汉江,全长67.23公里,这项总投资为80亿元的工程,旨在对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区进行生态补偿和修复。

  龙洲垸闸口正在施工

  四年打磨

  大运河掘胜千里

  以汉江水补充北方用水,再以长江水补充汉江下游用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下游配套工程之一的引江济汉工程开挖。

  4年后,这条现代最长人工运河将连通两江,为湖北增添一条千吨级船舶的“黄金水道”。

  4年时间,1400多个日日夜夜,江汉商报集结最精干的采编团队,记录这一浩大工程的变化。

  2011年4月12日,本报记者实地探访引江济汉工程,时逢细雨纷飞,春寒料峭。荆江河段,是广袤的田野。此时的龙洲垸船闸建设现场,笔直的钢筋如雨后春笋。

  龙洲垸船闸W3标主体土建工程项目部总工程师陈声敢说,在这个巨大的天坑下面,基坑深22米,已建设完成26.5万方,并完成了底板第一层砼浇筑;闸室边墙方面,已建成3.5米高的底板,以及一层3米高的闸首边墩。在引江济汉出水口的潜江,通航工程高石碑船闸一期土建工程已经全面完成,二期混凝土底板也已经浇筑完成。

  2012年2月27日上午,记者再次驱车来到引江济汉工程引水口的龙洲垸船闸施工现场,龙洲垸船闸已初见雏形。

  来自河南开封的24岁焊工郭晨说,他是第一次来荆州,第一次参与这样大型的工程建设,焊接钢筋、浇筑模板,以工地为家,参与的是千秋功业的建设,并为之自豪。

  2013年1月30日,长湖上水流穿过包括进出口闸室在内的180米倒虹吸,与下游广阔的长湖融汇,引江济汉工程海子湖湖汊倒虹吸实现通水,

  2014年1月下旬,引江济汉重要控制性工程——庙湖铁路特大桥最后一片T梁顺利落梁到位,成功合龙。至当年4月中旬,荆州境内通水工程完成计划的近七成,荆州境内引江济汉工程将建24座桥梁,大部分桥梁已开建,并初见雏形。

 

  引江济汉工程示意图

  沿线踏访

  现代运河开天辟地

  67.23公里,我们早已萌发沿着运河探访的念头,第一次长镜头扫描引江济汉运河,心中不免忐忑、激动和欣喜。

  在尚未通水通航之前,运河两岸设施尚未完工,还是颠簸坎坷的泥石土地,路程很艰难,但掩盖不住运河开天辟地换新颜的雄伟气势。

  荆江防洪闸

  防洪闸口

  万里长江第一闸

  这是长江首次引水北上,且是在九曲回肠的荆江,荆江有防洪大堤,因此引水需在大堤上划出一道口子,引江济汉防洪闸也因此而得名。在李埠镇远远地就可以看到,重量达780吨的一扇闸门,开启闸门的是闸上的千吨大吊,这座涵闸闸门之大为亚洲之冠,五组擎天大柱,高高地耸立着,牵引着载重闸门。

  据悉,进水“龙口”有两个,一个是进水、一个是进船,它像一个大写的“人”字,口宽达六百米,上游是进水口,相对较窄,分别成平行的两条渠通向船闸和节制闸,然后相互靠拢,开启闸门后,船舶和江水才正式启程,一路向北奔向汉江。

  3月19日,记者在入口处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数十台挖掘机、推土机和装载机挖运土方,地下水也不断被抽出来,此时距长江口已经只有寥寥百米了,“最后一挖”后,长江水将奔涌北上,目前船闸及其附属设施“靠船墩”已建设完成,引江济汉的船闸设计为一级船闸,水利专家称,龙洲垸船闸设计年通过能力为920多万吨,最大可通行1000吨级的船舶。

  从进水口进来两公里多,就到了进水节制闸,闸前的渠底宽达200米,节制闸是控制进水流量的,在进水闸的东侧,建起了拥有7个机组的泵站,一旦长江枯水,就由泵站为渠道补水,一般长江的进水高程都比汉江的出水高程高出一两米,因此由泵站补水的情况不会多见。

 

  天鹅公路大桥

  67.23公里

  长虹卧波“桥梁汇”

  在这67.23公里的引江济汉运河之上,建设了55座桥梁(公路桥梁54座,铁路桥梁1座),平均1.2公里就有一座,其密度之高,堪称全国之最,真是热闹的“桥梁汇”、中国桥梁的展览馆、博物馆。

  引江济汉运河通过的地方,多为农村田野,为了村民出行、生产生活的需要,施工单位在渠道建成之前先期建好桥梁,有些桥梁由于正值护坡建设期间,暂时不能行车但行人还是可以行走的,记者发现,这些桥梁设计简洁美观,桥梁上建有安全防护网,公路桥主要有两种设计,分别为平头桥和拱桥,大多数“村村通”的桥梁都为比较美观的拱桥,外形像一道彩虹。

  拾桥河闸口

  拍马桥、荆马桥、董九桥、红光桥、鲁档桥、桥河桥、东湖桥、凤井桥、白洋湖桥……每一座桥,都带着独特的荆楚文人气息,站在桥下俯瞰,是运河逶迤远去,风景宜人。

  记者了解到,目前引江济汉工程的55座桥梁总概算达8.77亿,平均每座桥造价达1600万元。在55座大桥中,设计代表船型为1000吨级货船,过河交叉建筑物净空尺度按照不低于8.5×60米(净高×净宽)标准建造,其中汉宜高速公路桥宽24.5米,特大桥主跨就达到了108米,该桥是运河上的最大桥梁,9月30日完成了并线通车。4年来,建设高峰期工地上的桥工达到了3000多人,53座桥梁目前已经合龙,预计年底全线竣工。

  横穿长湖底部的U型渠

  在这条长约67.23公里的运河上,沿途还建了回旋水域(纪南、后港、邓洲)三处,节制闸(拾桥河)一座,以及停靠船舶的小码头,以让长江乳汁润及江汉平原。

 

  

  潜江高石碑船闸

  汉江小镇

  高石碑因水而兴

  引江济汉出水口在潜江高石碑镇,这座汉江边上的小镇,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高石碑枢纽工程为引江济汉工程出口段,全长3.049km,由高石碑出水闸、兴隆河倒虹吸、新建汉江干堤、渠道和出口汉江护岸工程五大水工建筑物工程组成。自2011年4月份正式施工以来,工程就遇到了征地拆迁缓慢、降雨偏多等不利因素的干扰,加之高地下水渗透、土料高含水率、淤泥质土分布面广等问题给工程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工人们克难奋进,实现了工程节点性胜利的目标。

  3月22日,记者抵达高石碑镇,在兴隆河边上,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新农村住宿小区格外引人注目,路面宽阔,与河边的水杉树交相辉映,沃野千里。引江济汉工程自2010年正式在高石碑镇开工建设以来,由设计部门统一规划,农户自主建设的房屋已建设装修完毕,搬迁户已经入住新居,崭新的水泥路由村外通到每家每户,下水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

  窑岭村位于高石碑镇西北部,南水北调中线汉江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引江济汉工程交汇处,是工程核心所在地。站在汉江大堤上远眺,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的外滩上,一望无垠的油菜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床金黄色的锦缎,春风轻拂,风筝起舞,还有淡淡的油菜花引来无数观光踏青的游人。

  高石碑镇相关负责人称:“兴隆水利枢纽和引江济汉两大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给高石碑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将力争3至5年内,将窑岭村打造成为风景优美、生态和谐,集水利工程、民俗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成为江汉平原的一颗旅游新星。”

  海子湖“倒虹吸”

  湖上长渠

  湖水渠水“不相犯”

  庙湖、海子湖是引江济汉工程需要穿过的两大湖泊,记者于3月22日抵达现场看到,运河建在湖中,两旁岩石相砌,用钢筋混凝土等砌块材料,作为渠道内侧的支护结构,河床底部,施工时,还要把湖中淤泥清理干净,再用土回填,夯实后才能进行衬砌,实现了“湖水不犯渠水”。

  在渠底下面,先期建起了“倒虹吸”管道,虹吸管是向上弯曲,“倒虹吸”则是向下弯曲,采用“倒虹吸”,不需要抽取真空,就能实现两边湖水的自由流通。在庙湖,一座“倒虹吸”设施已经建成,方形的衬砌管道倾斜向下一直穿越渠,由于渠顶设计是六、七米宽的砼路面,走路行车都非常畅通,长湖北岸的村民进城将更加便利。

  在海子湖,“倒虹吸”设施已经开始运作,西北面的湖面高出渠底一大截,湖水正通过一排四孔的“倒虹吸”,从渠底流向东南面,“倒虹吸”设施还有一扇闸门控制流量,使得运河水流更加完美。

  当日,记者还发现在运河河床上,每见方的面上都有4个小孔。据现场的工人称,这是便于河床“呼吸”,预防通水后,底面因不通气而起翘。

 

  郢城镇澎湖海湖联合还建小区

  众志成城

  凝聚力量共襄大业

  引江济汉工程,运河穿越67.23公里,横跨荆州区的4个乡镇。工程动用劳力上万人,每一个工人就如同螺丝钉,铆出整个工程的“大厦”。

  建设者们挥汗如雨,而搬迁户们也心怀家国。他们承受着离别之苦,宽阔的河道里,是他们曾经的家宅、农田……

  搬迁户的新房

  搬迁还建

  新农村拔地而起

  荆州区郢城镇,仿佛一个大工地。荆州区重要的工程建设几乎均集中于此,荆州火车站建设、商业巨头进驻等等。当然,还有引江济汉工程。

  此前,记者驱车驶进引江济汉工程郢城镇还建小区,眼前一亮的就是一块空旷的广场。

  广场四周有各种健身器材,中央停着村民们的小轿车。水泥浇筑的广场和周边随风摇曳的油菜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广场对面是一排整齐宽敞的楼房。这些楼房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气派漂亮。“这样的环境不比你们城里差吧。”在海湖澎湖联合还建小区,澎湖村村主任喻胜荣说。

  他的高兴是发自肺腑的,他也是搬迁户其中一员,他的新家就在还迁小区的第一栋。

  喻胜荣的新家上贴着一个大大的“囍”字,他的儿子儿媳就是在这栋3层楼的新房里完成了人生大事。

  喻胜荣说,儿子儿媳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当时规划引江济汉工程后,村里不能建房,于是他们只好把婚期一拖再拖,直到搬进新房。

  走进喻胜荣的新房,宽敞又明亮。楼房分为3层,第一层是他和妻子的居住的。一楼有厨房、卫生间,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都集中在此。二楼是儿子儿媳的新房,儿子儿媳目前在江苏打工,并不在家居住。但喻胜荣把房间收拾得十分干净,推开阳台的落地窗,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油菜花海。“这房子要是在城区,可不得了。”记者笑着说。

  喻胜荣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说,“可这是在我们乡里。”老房子被拆迁,耕地被征用,他一共得到了近20万元的补偿款,修起这样一栋楼房,一共花了30多万,“自己拿出一点积蓄,还算能承受。”

 

  搬迁户邵红英(右一)接受记者采访

  农民上楼

  搬迁户喜笑颜开

  在郢城镇,共有郢北和海湖澎湖联合2个搬迁户还建小区。小区征地37.04亩,建筑面积67760平方米,国家投资336.54万元,镇村配套资金100万元。为了给引江济汉工程让路,69户村民,共计297人搬离家园。

  这种搬离并非举家移民,或许只是搬了一个居住的地方。但这几里路的搬离确实是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从平房到楼房,从务农到上班,都是一种颠覆。颠覆的是中国农民骨子里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

  村民邵红英一家6口也在2012年搬进了还建小区。记者到访时,她正带着1岁的孙子玩耍。

  她说,家里的男人都外出打工了,她没有田地可种,只好带带孙子。“生活品质提高了,生活成本也提高。”以前,邵家人的口粮、蔬菜基本上都来自自家的田里,如今柴米油盐都需要用钱买。

  在邵红英心里,从散居的平房搬进集中还建小区,最大的改变就是生活环境的提高。“路好走了,路灯亮了,村里的老人出行都方便了。”

  生活在还建小区的村民们集中反映,地下水沉淀物太多,希望通上自来水。镇干部表示,由于工程客观原因,自来水暂时无法解决,但一定会尽快解决。“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需要慢慢完善,这个还建小区也是这样,但我们一定让村民生活得更舒适。”

  3月22日,记者回访还建小区时,荆州区政协正在组织“四下乡”活动,村民们集中在广场上,享受了免费义诊、文艺下乡等活动带来的实惠。开心和幸福洋溢在每一个村民的脸上。

  农民工谭朝云为大桥护坡加固

  抓紧工期

  建设者挥汗如雨

  3月22日,记者曾沿着引江济汉工程的河堤,从荆州区李埠镇入口一路出发,一行前行至潜江市高石碑镇出口。沿线,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挥汗如雨。

  谭朝云是重庆人,今年62岁,可能是这条运河上年纪最大的建设者。他和工友们正在对海湖桥进行护坡加固。

  谭朝云佝偻着身子,吃力地站在护坡上,用手中的锤子和凿子凿开一条深约30公分的“沟壑”,他们搬来大石,一块一块敲碎,填进这些“沟壑”然后再用水泥固定封住。

  “你知道你做的是什么工程吗?”记者问。

  谭朝云说,“护坡加固。”“我指的是整个工程。”记者再问。“噢,当然知道,引江济汉嘛。”谭朝云说,能参与这样的世纪工程非常骄傲,也非常自豪。

  若是某个深夜,你沿着运河一路前行,此种场景定会反复出现:灯火通明,车辆穿梭,机械轰鸣,一片忙碌。

  引江济汉工程实现了长江与汉江的“握手”,支撑这场浪漫邂逅的,是一次次艰难的技术攻关,上万工人义无反顾挥汗如雨。

  翠郁平原,运河无言流淌。江汉大地,油菜花繁叶茂。

 

郢城镇海湖村遗迹发掘现场 

  文物抢救

  与水争时传承文脉

  荆州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历经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

  荆州地下文物宝藏丰富,引江济汉穿越这片古老的土地,工程为抢救文物让步,可以称得上是,与水争时传承文脉。

  古井出土的文物及文物碎片

  古井密布

  彰显楚国富庶繁华

  引江济汉在荆州绕经三座古城,分别是荆州古城、纪南故城、郢城。

  引江济汉工程在荆州区纪南镇施工时,挖掘机一“爪”下去竟然“探”出了古墓。2011年11月28日,荆州文物考古人员对纪南刘家台合葬汉墓1号墓开棺,淤泥中出土了告墓牍、九枚五铢钱、精美雕花板等诸多珍贵文物。

  2012年前后,在荆州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河道上,考古人员相继发现了近700口古井,这些古井都为战国中晚期所建,大多为竹圈井和陶圈井,也发现了一口极为珍贵的楠木圈井,在古井中挖掘出了竹简、铜匜(yi)、陶罐等文物。如此大规模的古井群全国少见,说明了当时此地人口非常密集。

  当时,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贾汉清介绍,引江济汉工程开工以来,他们已发现近700口古井,大致是花园村100口、拍马村200口、红光村150口、高台村200口,这些古井全都位于荆州城北、纪南城南地带,年代为战国中晚期。

  施工人员发现后立即向文物保护部门报告,文物部门随后立即组织考古工作者进行现场勘探和挖掘,并及时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被人盗挖,及时有效地保护好了运河地下文物。

 

  陶器残片

  沉睡千年

  码头古镇重见天日

  2013年5月,引江济汉工程在挖掘航运河道时,发现一座深埋于泥沙之下的码头古镇遗址。该遗址为明清时期汉水南岸的航运码头古镇——长市(长市古镇始建于宋末元初,毁于晚清,繁荣兴盛达600余年。这里一度成为辐射江汉腹地的商品集散地,因市场繁荣而形成的“长市”,与现村名“长市”暗合)。此遗址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堆积之厚、砖块数量之多、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同类遗存中实属罕见。

  该遗址位于潜江市高石碑镇长市村10组,一条长约280米、宽约80米、被汉江泥沙淹埋约4米深、堆积厚约1至2米的灰砖倒塌遗迹,已显露出来,不仅有数以万计的各种不同规格的灰砖,同时还有大量罐、碗、盘、碟、杯等陶瓷生活器皿出土。

  考古专家介绍,长市码头古镇的发现,为研究汉水流域河道变迁、水文灾害、聚落形态及人文环境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严仓古墓发掘现场

  百年都城

  指挥战车首屈一指

  楚国在荆州纪南城建都400余年,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纪南城周围遍布王公将相,因此,这一带的古墓也就相对较多,荆门严仓古墓群属于以纪南城为中心的高等级墓地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大型楚墓(在春秋战国年代,荆州荆门为一体)。

  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引江济汉工程主渠施工过程中,经过严仓古墓群所在地。严仓古墓群有獾子冢、窑冢、塌冢三个楚国时期墓葬和一座车马坑。獾子冢发现了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车马坑,并首次发现军乐器和旗杆,这一重大发现对研究当时的作战情况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严仓古墓也因此而轰动一时,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新华社、央视、凤凰卫视及网络等全国各大知名媒体纷纷聚焦于此。

  据当时考古发现,荆门沙洋后港镇严仓村有13座距今2000多年的古墓群,其所处年代大约在战国中晚期。其主墓獾子冢现存封土堆高约8米、底径约60米。獾子冢墓葬开口长为33.2米、宽30.6米、深19.1米,墓道长约23米。在獾子冢的西面分布有车马坑,残长约20米、宽约4米、深1.3米,在车马坑内首次发现战国作战用的军乐器铙和一根长达5米的旗杆,以及一辆完整的军事指挥车及完整的作战配备。

  同一战车内发现戟、戈、军乐器等如此完整的作战配备,极为罕见,这个古墓群的发掘将是继包山和九连墩墓后,湖北省又一重大考古成果,对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墓葬和葬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有专家称,地下文物的及时抢救,不仅保护好了民族的文化遗产,同时丰富了引江济汉运河的文化底蕴。

 

  长江北上济汉水

  荆江北上

  江河握手平原变奏

  鄂之中,国之中,版图上的引江济汉,是中国最大的内陆三角洲,它能发展航运,繁荣经济,促进物流,造福人民。

  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国的富庶与灵秀;京杭运河流淌出“湖光山色开绣画”的旖旎风光;引江济汉将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中国之中

  “金扁担”连通江汉

  极目楚天,长江与汉江在中国版图的中心划分成了一个人字形,北有汉江一路奔腾而下,南有长江一路逶迤东去与汉江汇合。

  引江济汉工程位于湖北境内的两江腹地,引水口在九曲回肠的荆江以北的龙洲垸,出水口位于汉江潜江市高石碑镇。两江相连、两地“相亲”,一条引江济汉大运河,不长不短,恰到好处,连接了武汉城市圈、宜昌三峡经济圈、襄阳十堰鄂西北经济圈,将成为发展物流业、旅游业的“金扁担”。

  今年1月17日召开的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长王国生要求支持“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带建设”。

  2014年2月中旬,省发改委召开的一场专家咨询暨新闻通气会,为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秦尊文说,我们要站在全国的角度来考虑,在国家层面上有三点意义:一是加厚了中国经济支撑带,可以考虑到融入到中国新经济支撑带,通过长江和汉江,形成中国最大的三角洲,加快汉江流域和江汉平原的振兴与崛起;二是可以开辟东西向经济新走廊;三是做出生态文明新示范。

  引江济汉工程预计,2014年下半年正式通水通航,湖北有关专家认为:届时,湖北将形成“倒A型”水陆运输网络,有很多概念可以做。比如说武汉、荆州、潜江等,可以打造江汉三角洲经济区,这个三角形区域四面环水,面积差不多是半个台湾岛。到那个时候,坐船可以环游汉江三角洲,打造出一个新的旅游项目。此外,还要打破区域界限,与陕西合作建设武汉到西安高铁,尽快打造跨省汉江经济带。

 

  引江济汉工程试水通水在即

  穿越水网

  长江乳汁惠两岸

  引江济汉运河沿途河流湖泊众多,将在江汉平原大地构建起一张全新的水网。

  水利专家介绍:运河是一条独立的河流,与所经过的河流湖泊的交叉点,采用“倒虹吸式”的处理方式:即运河直接穿过这些河流湖泊,但又不截断它们的水流,而是让其通过独立的“U”形倒虹吸管从运河底部穿流,运河河水与这些河流湖泊的水系不发生混流、交叉。

  运河在途经河流湖泊时,均设计有闸口,需要时即可开启闸门,用运河的富余水量对沿途水系进行补水,初步估计可提高运河两岸农田灌溉能力30%,这是长江之水对江汉平原的直接惠泽,同时,整条运河属于下挖河道,河面与地面基本持平,加之运河水位可通过人工控制,不存在洪灾问题。

  引江济汉运河水面宽约百米,长67公里,相当于在江汉平原增加了一座面积近7平方公里的湖泊,给沿途土地补充大量的地下水。

  有关专家分析,这将对江汉平原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并对生态系统起到改良作用,江汉平原的气候、土地将变得更加润泽、富饶。

  曾经的水系是支流汉江汇入长江,随着工程竣工,从长江引入的31亿立方米水量补入汉江,9亿立方米水量补入东荆河,体现了长江作为母亲河的恩情。此举不但可缓解汉江枯水季节的航运能力,也可改善东荆河的水质,减少东荆河的水华现象。

  引江济汉工程防洪闸口

  缩短航运

  荆襄水运一线连

  当引江济汉通水通航后,湖北水运有了新变化。

  水利专家称,这条人工运河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北方的煤炭通过重载铁路运至襄阳后,可以通过汉江、经引江济汉航道,转运至荆州等长江沿线地区,成为“北煤南运”的重要能源通道。引江济汉运河还将武汉、襄阳和荆州三个经济区域通过水路联成一体。

  这条人工运河设计航运能力为1000吨级,即核载1000吨以下的船只,将来可通过运河这条捷径,往来于荆州、襄阳之间,而不必从武汉的两江交汇处兜个大圈子。其中往返荆州和武汉的航程缩短了200多公里,往返荆州与襄阳的航程更是缩短了600多公里。

 

  各级领导为引江济汉工程开工奠基

  大事纪略

  四年时光情动江汉

  万里长江,三千里汉江,大自然造就的水文分布在现代文明中被改变。

  4年时光,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上万建设者的辛勤努力下,“两江握手”也不再是诗人的遐想,更不是痴人说梦。

  在这样一个铸就辉煌的时代里,建设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这份功业足以光耀千秋,福泽万代。

  2009年

  11月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李津成来荆州调研,考察引江济汉工程入口龙洲垸,陪同人员有: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总经济师兼环保司司长张力威、环保司中线处副处长李道峰,湖北省政府副省长田承忠等。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领导视察荆州段

  2010年

  3月1日,荆州市荆州区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建设指挥部,在学堂洲(原城南开发区水利站)挂牌办公。

  3月3日,荆州区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李埠镇政府召开引江济汉房屋拆迁动员会。

  3月26日11时18分,南水北调引江济汉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开工典礼在荆州区李埠镇天鹅村隆重举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基尧宣布“正式开工”。

  10月23日,荆州区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征地拆迁安置动员会召开。

 

  荆州区委书记袁德芳检查太湖港管理区集中安置还建点建设情况

  2011年

  元月13日下午,引江济汉工程水系恢复工程——龙洲二站开工典礼仪式在李埠镇天鹅村举行。

  5月6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野一行在荆州段检查指导工作。

  10月10日10时,荆州区纪南镇花园村引江济汉工程集中还建安置点80户拆迁户喜气洋洋,集迁新居。

  11月8日,国务院南调办检查组一行4人深入引江济汉工程渠道1标、4标工地现场,对工程质量进行“飞检”。

  11月23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野一行调研引江济汉工程荆州段建设情况,早8点渠道4标为第一站,至进口段共察看了荆州境内7个标段。

  荆州区区长刘润长查看引江济汉工地

  2012年

  元月4日,省南调办副主任王芳玉来荆州,主持召开座谈会,会商10KV电力线路迁建、集美热电迁址补偿、拍马秉公纸业污水处理池补偿、荆州采油厂废油井封堵方案等4个荆州引江济汉工程专业复建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

  5月4日,国调办工程质量检查组来荆,对引江济汉工程荆州段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5月23日至27日,国家审计署继沙洋段审计后重返荆州段,对引江济汉工程荆州段安置点建设、征迁资金等情况进行审计。

  5月31日,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水系恢复龙洲二站建成一次性试车出水成功。

  6月5日,省南水北调局郭明华处长一行来荆开展防汛检查,察看了渠道1标太湖港总渠倒虹吸、2标红光排渠倒虹吸、3标庙湖围堰、4标海子湖倒虹吸及围堰的防汛安全情况。

  12月25日,引江济汉工程荆州段结合年终工作检查。

 

  荆江大堤防洪闸建设施工中

  2013年

  1月30日,引江济汉工程穿长湖流域段的海子湖湖汊倒虹吸实现通水。

  4月10日,鲁垱倒虹吸、彭湖倒虹吸单位工程验收。

  5月28日,港总渠倒虹吸通过省南水北调局、验收办、南水北调湖北质监站通水阶段验收。

  6月4日,由中水八局渠道1标承建的港总渠倒虹吸实现通水。

  9月10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野一行到引江济汉工程渠道4标、318国道公路桥、荆江大堤防洪闸及泵站节制闸等工程调研。

  9月30日,渠道4标率先完成渠道非占压面施工,向国庆献礼。

  10月10日,渠道2标纪南渠倒虹吸、拍马排污倒虹吸单位工程通过验收。

  太湖港总渠倒虹吸建成通水

  2014年

  3月14日,荆州区召开2014年度引江济汉工作座谈会,布署工程建设煞尾阶段建设协调工作。会议由荆州区区长刘润长主持。

  3月20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于幼军带领调研组莅临荆州,对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旅游景观工程建设进行调研。

  数说·引江济汉

   67.23公里

  这是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的全长,其中荆州境内27.052公里,渠道以通水为主,兼顾通航两种功能,这也是我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

  84.69亿元

  这是引江济汉工程的静态总投资,(可建三四个长江大桥)其中通水工程61.69亿元,通航工程23亿元,该工程设计总工期为4年。

  30亿立方米

  这是每年向汉江补水的平均数量,如果加上向东荆河补水的流量,每年的引水量将达到35亿立方米到4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一亿多人一年的生活用水。

  100米

  这是渠道宽度,也是渠道两边坡顶的距离,渠底宽为60米,水深5.62到5.86米,设计进口渠底高程26.2米,出口渠底高程24.7米。

  5719.44万立方米

  这只是整个工程的土方开挖量,土方回填量将达1511万立方米,如果把它们堆在一起,将是一座方圆一公里高70层楼的高山。

  156.76万立方米

  这是混凝土浇筑数量,其中渠底和渠坡所用混凝土占了整个工程的大部分。

  1000吨

  这是船舶通行的最大吨位,引江济汉工程为限制行三级航道,船闸也是按千吨级设计的。

  55座

  这是引江济汉工程上的跨渠桥梁数,这也许是全国桥梁密度最高的河渠,平均每1.2公里就有一座跨渠公路桥。除此之外,还有水闸14座,船闸2座和倒虹吸30座,铁路桥一座。

  1184户

  这是引江济汉工程需要搬迁的农户数,不包括后来新增的,其中荆州搬迁户达738户,拆迁总投资达18.9421亿元。

  18725亩

  这是永久占地数,影响占地是1085亩,临时占地25772亩。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