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州骄傲》朱鸿勋:热血洒疆场 英名壮楚天(上)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15-08-19

  荆州新闻网消息:70年前结束的那场战争已经渐去渐远,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战场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当我们抚去历史的尘埃,重新翻检那些故事,你会发现,抗战英烈面对滴血的屠刀和发烫的枪炮,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与从容、刚烈与无畏,依然会震撼着我们的内心。抗战时期,有一位中国军队的高级将领,他的鲜血就洒在了荆州大地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追溯这位英雄的故事。

  公安县境内有条藕池河,它起源于藕池口镇,流经鄂湘两地,注入洞庭湖。在抗战时期,这个叫藕池口的小镇还属于石首。《石首县志》清晰记载着,1940年12月29日,发生在藕池河畔一段荡气回肠的战事,而《藕池镇志》也对此事有详细记载。

  自1939年5月开始,随着武汉沦陷,湖北的随州、枣阳、荆州、公安、石首等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940年5月初,日军发动“枣宜战役”,就在这场会战中,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

  同年6月8日,侵华日军由荆门和潜江分两路入侵江陵、沙市。沙市沦陷后,日军打开了入川的大门,与之一江相隔的公安成为抗战前线。日军不断对公安进行轰炸、炮击,曾出动8架飞机炸毁藕池口中山街,河街居民房屋、商店数十间,死伤一百多人。

  1939年9月,为进一步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日军第11军集中10万多人,由赣北、鄂南、湘北分途进犯长沙。中国军队53军副军长130师师长朱鸿勋将军受命,协同第九战区投入第一次长沙会战。在此次战役中,第130师担负洞庭湖西岸防守,期间朱鸿勋以奇兵袭敌,派兵破坏日军交通线,袭扰日军后方基地,颇多俘获,给日军造成很大威胁。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粉碎了日军试图围歼第九战区主力的战略目标,消耗了日军大量人员、装备,提振了士气。1940年秋,朱鸿勋率130师驻守藕池口,隔河与岳阳的日军对峙,其作战指挥部设在藕池口蒋家塔。期间,朱鸿勋经常主动袭扰日军,曾派所部三八九团少校团附魏宏烈率一个加强营,到洞庭湖东岸袭击日军,使日军作战计划不能得逞。

  彼时,这位出身东北军、时年41岁的副师长青云得志,在抗战必胜的信念中越战越勇。然而这一切主动的出击,早已招来日军的愤慨。1940年12月29日,日军出动数架飞机,轰炸藕池口的蒋家塔,也就是130师前方指挥部。面对突如其来的空袭,朱鸿勋镇定地指挥对敌作战,一面还要照顾师部人员及时隐蔽。

  突然,一颗无情的炸弹击中了朱鸿勋,一位抗日将领就这样倒在了藕池河畔。战场残酷,生死总在一线间。纵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一师之长的突然阵亡,还是让战士们无法接受。

  时任第130师工兵营排长的蒋润苑,也许是惟一还健在、对朱师长有记忆的老兵。今年7月,在沈阳市和平区常德街41号,一处老旧的小区里,我们拜访到了98岁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的蒋老。我们的来访,把老人的思绪也拉回了抗战的年代,得知我们来自湖北,老人的情绪异常激动。

  藕池口,这是130师将士用热血捍卫的土地,这里的悲壮是蒋润苑此生无法磨灭的记忆。祖籍山东的蒋润苑1936年参军,进入东北军朱鸿勋部,后随朱师长挺进抗战前线转战南北。担心蒋老的身体状况,我们不敢聊太多让老人激动的话题,却看到一篇蒋老写于1987年的文章《记爱国将领朱鸿勋的几件事》。其间这样写道:从“七七”抗战开始,到朱师长牺牲的三年半时间里,我多次听他对本师的官兵讲过:“打了胜仗别骄傲,打了败仗别气馁,只要有爱国之心,誓死不当亡国奴,发愤图强,就可转败为胜,收复失地,打回老家去。”

  朱师长的话一直影响着蒋润元的军旅生涯,八年抗战后,他又加入中国远征军,远赴滇缅对日作战。1978年,蒋润苑从沈阳市公安局退休,如今已与90岁的老伴李冰茹携手走过70多年。活着真好,师长朱鸿勋却没能看到胜利的曙光,蒋老每每想起都痛惜不已。

  1940年,41岁的朱鸿勋是中国军队的抗日将领,同时,和所有寻常百姓一样,他也是一个家庭的丈夫、父亲。兵荒马乱的战乱年代,最担心接到前线亲人阵亡的消息。当他以身殉国的消息突然传来,这个家也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

  1940年,53军130师的随军家眷,都居住在成都桂王桥一带,将军在前线带兵打仗,将军夫人就在后方管理着家属区的种种生活。

  朱家林是朱鸿勋将军最小的儿子,而今也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了,年过八旬又刚中过风,正在康复中的老人,还清晰记得70多年前的往事。父亲阵亡的那个冬天,年仅8岁的朱家林是在勤务兵处听到的消息。

  1941年新年到来的时候,朱家迎接的却是将军殉国的噩耗。兵荒马乱的日子,母亲硬是赶往湖北去接父亲的灵柩。朱家林和兄妹们则一起前往重庆等候。

  朱家林见到父亲的棺椁,已是1941年的1月,经过一路山高水长,母亲和部队一行护送着父亲的灵柩,终于运抵重庆,人们希望将军安息于当时中国大地上最为安宁的地方。

  送别父亲的那天,朱家林记得到场的人中有不少“大人物”,比如军事家、政治家何应钦上将。然而在年幼的孩子心里,只在意母亲流不完的眼泪。

  父亲再也回不来了,家中的变故让这位小少爷第一次感受到今后生活的艰辛。

  朱鸿勋将军一生育有6个子女,从朱家林有记忆开始,母亲就带着他们兄妹6人跟随父亲南征北战。

  父亲总是在前线征战,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对孩子们而言,父亲回家的日子,就好象是过年一样。

  战事频繁时,一年也见不到父亲一次,所以每次见面都显得那么弥足珍贵。孩子们期盼父亲回家,却也害怕他的威严。

  父亲的温爱就在笑意中弥漫,战场上铁骨铮铮的男儿,在家人面前也是柔情百转。

  早年间,朱鸿勋将军在吉林与夫人结发,夫人出自东北大户人家。共同生活的这些年里,将军对这位一直追随他的女人情深意重。

  十年生死两茫茫,父亲离开后的那些年,坚强的母亲一个人拉扯着6个孩子长大成人。后来在战乱离散中,6个兄妹天各一方,最远的到了美国。直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兄弟姐妹们才再次重逢。朱家林的夫人刘克莉,也是第一次见到从大洋彼岸归来的二姐。

  二姐还带回了几张珍藏着的老照片:一张是父亲的戎装照;一张是父亲牺牲前最后一张肖像;还有一张是大姐结婚时的全家福,一大家人簇拥着新人幸福洋溢,而站立于朱夫人身后的,就是当时53军军长万福麟上将。在朱鸿勋离世后的30年动荡岁月里,谁也没能去重庆拜祭父亲。兄妹们重聚时,凭着儿时的记忆再去重庆,却寻不到父亲的墓地和墓碑了。

  2005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国家对600名抗战老兵颁发了纪念章。也就在那一年的8月,朱鸿勋将军牺牲了65年之后,他那原本消失的墓碑竟然又出现在了重庆。

  朱仑,朱家林之子,工作于《成都日报》新闻评论部。看到新闻报道后,朱仑将父亲带到了收藏祖父墓碑的重庆三峡博物馆。

  今年夏天拍摄本期节目,我们也寻访到了重庆三峡博物馆,在藏品部的仓库里,这块经历了75年风雨的抗战文物——朱鸿勋将军的墓碑静静躺在此地。

  武昌、汉阳、阳新、宜昌、沙市、藕池口……这些湖北人熟悉的地名,这些将军保卫过的地方,都记载在碑文中。经专家考证,石碑是峡石质,楷体刻字。墓表由陆军上将万福麟撰文,时任农工总长、中东铁路督办、国民参政会参政莫德惠篆额。墓碑找到了,但将军墓到底在哪里?碑文上记载的“南山复兴村”还在吗?带着种种疑问,我们赶到南山。

  虽然这个地方已经不叫复兴村,但当地村民大多还记得村里曾有过一个将军墓。

  虽然将军碑文写道:待“敌乱削平,再归忠骨故土永安”。可后来这些年,将军终未能魂归故里。1987年9月,朱鸿勋入祀台北圆山忠烈祠。当大陆和台湾首次通航时,朱家林和夫人就去了台湾祭拜父亲。

  先烈血沃中华,忠魂千秋不朽。2014年9月3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3军副军长兼第130师师长朱鸿勋赫然在目。

  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在一场场残酷的战争中,这位满腔热血的爱国将领,捍卫国土奋不顾身,为了完成伟大而光荣的抗日使命,以身殉国,用鲜血在藕池河畔谱写了一曲抗战壮歌。“古来征战几人回”,历史不会忘记这位将军,荆州人民也会永远缅怀他!朱鸿勋将军是东北军将领的佼佼者,自53军130师成立之初,就被任命为师长,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是如何走上抗战之路,又有着怎样的治军之道呢?请继续关注《荆州骄傲·我的抗战我的城》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