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2017湖北发展论坛在荆州举行 专家学者热议绿色发展

来源: 荆州电视台 2017-09-19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蒋斌 张新 董浩)今天(9月19日)上午,由湖北省社科联、荆州市政府、长江大学共同举办的2017湖北发展论坛在荆州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湖北绿色发展与多极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主题,展开精彩演讲。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曾婕主持论坛,荆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双林,荆州市领导吴朝安、向斌、文艺、万江平,长江大学党委书记朱业宏、校长谢红星等参加论坛。

  杨智对省内外社科界专家学者来荆纵论发展表示欢迎,并作了题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荆州建设成为全省多极发展排头兵》的主旨演讲。他在主旨演讲中说,省委书记蒋超良明确指出,省委、省政府坚定支持荆州建设成为全省多极发展的排头兵。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要求荆州当好打造区域性增长极、狠抓长江大保护、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党的建设“四个排头兵”。荆州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厚植大开放、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切实把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荆州转型发展、赶超发展、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

  杨智介绍,在共抓大保护方面,荆州立足特殊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责任制,认真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4大类、47项问题,强力推进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三污同治”,在全省率先开展秸秆焚烧污染防治,实现全市自然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逐年大幅递增,实现洪湖大湖围网全面拆除,实现“五城同创”和美丽乡村建设高位推进。在厚植大开放方面,抓好党中央、省委赋予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推进“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力争“十三五”期间把荆州建成对外开放口岸。在构筑大交通方面,正加快推进航空、铁路、公路、港口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将荆州区位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在培育大产业方面,荆州同时拥有一二三产业发展良好平台,正大力实施“一城三区、一区多园”建设,已构建“一个园区、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名市级领导、一套专班、一支基金”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33证合一”和行政审批“一次办好”。在建设大城市方面,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把荆州打造成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大城市,到2030年,达到300平方公里、300万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江汉平原现代化中心城市、长江中游重要节点城市。

  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博导潘家华,省社科院副院长、博导秦尊文,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张俊飚,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环境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秦天宝等专家,分别作了《低碳生态创新增长》《荆州:寻找多极发展中的坐标》《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强化湖北农业板块发展之极》《绿色发展更要注重风险决策》的主题演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长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宜昌、孝感、黄冈、十堰等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71篇,入选论文31篇,将编辑出版。

  专家学者热议绿色发展 多极发展

  在今天举办的2017湖北发展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围绕湖北绿色发展、多极发展两大主题,建言献策,建议荆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人才优势,以创新和转型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把荆州加快建成全省多极发展排头兵。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是我国著名的环境问题专家,在他看来,湖北省“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中,“一主”要减负,“两副”要提质,“多极”要强化。潘家华认为,荆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发展的外部条件越来越好,理应在湖北省区域发展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长江干流流经荆州483公里,占全省的45.5%,占整个长江中下游17.4%,说起这几个和荆州有关的数据,长期从事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的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如数家珍,他认为,荆州要争当多极发展排头兵,必须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机遇,突出共抓大保护、厚植大开放、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五大路径”。

  荆州拥有长江大学等高等院校8所,在校大学生数量在省内仅次于武汉市;拥有科研院所300多家,是湖北第二大人才密集地,具有较好的产业创新支撑基础。专家学者建议,要完善政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生态文明的建设,除了需要人类的文化自觉,还需要法律的约束。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建议,荆州在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促进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